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
作者: 添加时间:17-03-04 14:24:43 点击数:
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创新创业中心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旨在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二、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
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成员由学院班子成员、系(部)主任、创新创业指导骨干教师组成。学院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全面规划本单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活动,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组织项目立项申报与实施等具体工作。创新创业中心办公室设在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学生社团“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服务部”负责具体报名与组织工作。
三、主要工作思路
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为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心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基本功着手,以培养学生学术研究和实践动手能力为落脚点,构建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基础层、拓展层”能力培育为重点的培养体系。
(一)基础层
主要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以专业兴趣培养、外语专业基本功训练等相关课程和活动。促使学生学专业、爱专业,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专业知识讲座
此项活动拟邀请学院教授和专家就专业知识、专业前景和专业应用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以提升学生士气,培养学专业、爱专业的专业情感。
2.专业技能培训
聘请外语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系统培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专业基本功大赛
拟在全院所有专业开展专业基本功大赛,活动深入每一个团支部,参与学生超过总人数80%。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
(二)拓展层
主要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开展以专业技能培训、专业能力实践、论文写作、创业培训等专业通识教育与创业技能培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综合应用、系统研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既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也为以后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1.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创新论坛
报告会每年5月举行,由院团委遴选出优秀科研论文10-16篇,学生以PPT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活动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科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勤思考、多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提供了一个展示课外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同学们交流的平台。
2.创业计划竞赛
中心拟组织学生团队围绕某一项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小组,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参加培训和比赛,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吸引风险投资介入,进而催生高新科技创业公司的实践活动,从中选出好项目并推荐参加校级、省级比赛。
3.创业培训
组织学生参加长江大学与荆州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创业培训班。该培训班以创业实践为导向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课程教学通过“8+X”模式,旨在给开展创新与创业的实践者提供最基础、最必要、最务实的商业实操技能训练,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创业培训课程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团队学习方式,培训内容包含组建团队与架构公司、项目确定与公司注册、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等八个实训模块和若干次实岗工作,强化学员创业能力。师资力量由专业培训机构(上市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