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工动态>>正文

长江外语讲坛第15讲之英语专业学什么?怎么学?

作者: 添加时间:17-11-28 22:02:06 点击数:

/王玥瑶 /吴艳 赵悦“生活中不存在标准答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1月27日下午,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王银泉教授,为我院学子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英语专业该如何学习的相关问题,此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彭沂主持,参加此次讲座的为我院部分学子。

 

王教授以高翎的《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为开端,通过书中所体现的美国式教育,见血地指出中国大学“填鸭式”课堂的弊端。王教授展示了许多公共用语上出现英语错误的图片,引得在座学子笑声不断。与此同时,王教授指出在今天全民学英语的环境下,人们却频频在公共用语上出错,他认为当代社会需要培养语言人才,但是不需要只会考试的“人才”,而要懂得应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人才”。他多次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活中不存在标准答案”。王教授谈到在课堂上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不能只依赖于课堂上的知识,更应该注重课外的探索。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人文方面的知识也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中国要对外传达自己的声音。作为一名外语言学者,更是应该肩负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来。讲座接近尾声时,王教授着重强调在座学子记住一点:对人的创造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知道要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我觉得这场讲座给我很大触动,让作为大一的我收获颇多。英语专业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英语语言,要辩证性的看待它。”“思维的开拓性太重要了,不能变成只会考试的书呆子。”沉浸于王教授讲座的我院英语专业学子们有感而发。此次讲座不仅开拓了在座学子的思维,更对我院学子思考创新精神和评判性思维起到倡导作用。

(责任编辑:王雅馨)


上一篇:外国语学院读书报告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我院学生消防安全工作志愿者成立并开展消防技能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