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
作者: 添加时间:16-03-28 15:23:08 点击数:
一、赛程安排
分赛区初赛:2016年3月-4月
分赛区复赛、决赛:2016年5月-10月中旬
全国决赛、总决赛:2016年11月4-7日
二、赛制安排及评比标准
大赛分三个阶段进行:初赛、分赛区复赛和决赛、全国决赛和总决赛。
(一) 分赛区初赛
由参赛学校根据大赛章程自行组织安排。
(二)分赛区复赛和决赛
1.复赛
每所参赛学校只能各选派一名选手分别参加分赛区综合课组、(视)听说课组的复赛。凡参加分赛区复赛的选手须登录大赛官方网站 (http://nfltc.sflep.com)填写《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参赛登记表》。
(1)比赛规则:
A. 每个组别比赛形式均为一堂20分钟的授课,有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授课过程不得少于15分钟。必须制作电子课件用以授课。
B. 授课评分标准及权重:
a. 教学内容:(20%)
能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
能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能准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完整,课堂上关于语言知识的讲解、技能操练、主题拓展等课堂教学任务安排合理
b. 教学过程:(40%)
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
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阐释清晰
教学过程合理流畅,各教学步骤衔接自然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开展教学。课堂师生互动良好,提问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学习需求,解答疑 问及时正确,并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授课方式
采用多媒体等手段有重点、有效地实施教学
c. 教学效果:(20%)
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答和活动
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张弛有度;
授课结束后,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或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d. 综合素质:(20%)
教态自然,有亲和力,不紧张,不过分表演
口语流利,语音、语调准确自然
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知识面广
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C. 复赛授课总分为100分,评委打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最后得分为扣除一个最高分、扣除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D. 复赛选手的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透露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在分发给学生和评委的样课中也不得出现任何类似信息,否则,作零分处理。
(2) 复赛评委组成:
每个组别评委人数不少于9人,其中包括大赛组委会特邀评委1-2人。评委须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每组评委指定一名评议组长,一旦出现争议,由评议组长负责召集评委进行合议。如果分赛区评委组合议无果,则提交大赛全国秘书处,由秘书处指定专家仲裁。
2.决赛
进入分赛区决赛的名单由分赛区组委会根据复赛成绩排名,经评委组确认后当场宣布。进入每个组别决赛的人数不能多于各组复赛人数的35%,具体名额由分赛区组委会确定。决赛授课内容由大赛全国组委会秘书处指定。
(1) 比赛规则:
每个组别比赛形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10分钟的说课环节和5分钟的回答评委提问环节。
综合课组由组委会提供一段长度在800-1000字左右的英语文章,给每位选手30分钟做赛前准备。(视)听说课组由组委会提供一段播放长度约5分钟的视频材料,给每位选手30分钟做赛前准备。选手必须紧扣文章内容开展说课。
说课时间不得少于7分钟,不得超过10分钟。
说课评分标准及权重:
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确定(20%):在课程设计中能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合理
教学设计体现语言学习规律(40%):能准确理解材料内容,有效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关于语言知识的讲解、技能操练、主题拓展等课堂教学任务安排合理
课程设计的完整性(20%):一堂课设计完整,任务安排合理
综合素质(20%):口语流利,表述准确,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知识面广
说课结束后,根据评委提问回答问题,整个环节不超过5分钟。